国庆前夕,农学院召开党外人士代表座谈会,学院领导班子与党外教师代表围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管理服务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直面当前学院发展堵点,提出系统解决建议,为推进“双一流”建设、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座谈会现场
会议上每位党外人士代表充分进行发言,梳理出学院目前存在的潜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学院领导班子提出五大改革方向,并明确具体实施路径: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职工考核标准。计划一年内完成首批智慧教室改造,配备稳定移动网络与灵活座位,满足互动式教学需求;推进考核标准改革,制定教学与科研差异化考核标准,优化学科布局与博士后考核指标,平衡科研与教学的考核压力。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研平台管理。完善仪器收费标准与采购模式,推行采购前使用团队、频率及必要性评估,避免资源闲置;统筹规划种子存储与晾晒场地,规划专用实验空间,缓解资源紧张问题。
三是强化人才支持,建立职业引导体系。计划编制新教师入职指引手册与博士后出站流程指南,明确关键节点与责任部门,为新教师配备成长导师,加速职业融入,建立“导师-行政”双线帮扶机制;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并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联动企业开展就业指导,同步加强思想教育,营造积极就业氛围。
四是构建常态化沟通与文化认同机制。建立定期座谈机制,确保诉求闭环管理;挖掘学院文化底蕴,通过政策宣贯、文化沙龙等活动增强归属感。
五是发挥统一战线引领作用。鼓励党外人士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示范效应;党组织将关注教师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号召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形成“党建引领+业务夯实”融合发展格局。
凝聚共识,展望未来。农学院党委书记谢珊在总结中指出,此次座谈会不仅要问题找得准,更要措施落得实,学院将以改革为抓手,分阶段推进重点任务落地,确保成效可感知。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始终做到统战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任务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此次座谈会标志着农学院进入协同发展新阶段,大家畅所欲言,上下沟通渠道顺畅。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与文化凝聚,学院正全力构建教学科研协同、人才成长畅通、管理服务高效的发展生态,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