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储成才/胡斌团队Cell发文揭秘植物“生存智慧”:复杂环境信号的整合与应答

发布者:农学院发布时间:2025-08-11浏览次数:64

    适应复杂环境是植物生存及农作物稳产的核心问题,而干旱与养分缺乏是植物最常面临的并发胁迫。解析植物整合复杂环境信号的机制,既是理解其生存策略的关键,也是培育兼具养分高效和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信号的感知与应答,而对复杂环境信号整合机制尚缺乏系统认知。

    北京时间811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作物精准育种基础研究卓越中心、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储成才教授/胡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NRT1.1B acts as an abscisic acid receptor in integrating compound environmental cues for plants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植物中的NRT1.1B蛋白就像一个“智能开关”,能同时感知土壤中的氮营养状态和逆境信号,并根据环境变化指挥植物做出最优选择,实现对复杂环境的适应。




研究团队发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细胞膜硝酸盐受体蛋白—NRT1.1B,可以作为植物逆境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受体,介导硝酸盐与ABA信号的感知与整合。该研究不仅证实了ABA膜受体存在,突破了ABA信号感知主要依赖胞内受体的传统认知,更揭示了植物平衡养分利用与抗逆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氮高效且抗逆的未来作物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将有可能培育出既耐干旱、又能高效利用氮元素的作物新品种——它们不需要太多化肥,也能在逆境中高产,有望持续推动“减肥节水”绿色农业的发展。

在自然界中,矿质养分的有效含量通常较低,而当前植物逆境生物学及ABA信号研究却多在营养过剩的培养条件下开展。该研究发现,在低硝酸盐(LN)环境下,水稻对生理浓度ABA的转录响应十分剧烈;而在高硝酸盐(HN)环境下,这种转录响应则受到显著抑制,ABA激活基因数不足LN条件下的30%(图1A),且受诱导基因的上调程度也显著低于LN条件(图1B)。因此,LN条件下可触发更为活跃的ABA响应,这也暗示植物体内存在能够整合氮营养状态和ABA信号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能根据氮营养的状态,调整对逆境的“敏感度”。

有意思的是,硝酸盐受体NRT1.1BABA表现出明显更强的亲和力。此外,ABA可促进NRT1.1B与抑制蛋白SPX4在细胞膜上发生互作,使得SPX4束缚的转录因子NLP4得以释放而进入细胞核内,激活核内的ABA转录响应。因此,该研究揭示了NRT1.1B-SPX4-NLP4共同介导的从细胞膜感知到细胞核转录应答的完整ABA信号通路。

值得注意的是,ABA和硝酸盐可竞争结合NRT1.1B,因此赋予植物在不同氮营养状态下产生灵活的ABA应答反应,从而整合不同环境信号,展示出植物整合复杂环境信号的精妙调控策略(图1C)。此外,NRT1.1BABA结合位点在高等植物的NRT1.1同源蛋白中高度保守,说明NRT1.1感知ABA信号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机制,也进一步证明了NRT1.1在植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对平衡养分利用与逆境抗性的重要作用。


1 NRT1.1B-SPX4-NLP4模块整合氮营养与ABA信号通路


综上,ABA细胞膜受体NRT1.1B的鉴定是ABA信号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理解植物平衡营养与胁迫信号提供了分子机制框架。该研究深化了环境适应机制的理论认知,开辟了抗逆作物设计新途径,并为解析多物种复合逆境适应机制指明新方向。

该研究在审稿过程中获得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项令人兴奋且期盼已久的工作,将会对植物生物学乃至更多研究领域产生深远影响This is an exciting and timely study that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ield of plant biology and beyond.)”;“该项工作是我们认知植物营养状态对逆境耐受关键作用的重大进展Overall, this work represents a strong and remarkable advanc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utrient dependency in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


文章主要作者(左起:马晓军博士后、储成才教授、张静懿副教授、徐程远博士生、蒋志敏副教授、胡斌教授、王威副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胡斌教授、储成才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龚欣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后马晓军、王威副教授、张静懿副教授、蒋志敏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徐程远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项目的资助。

此次发表在Cell成果,彰显了储成才教授团队深耕作物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重大贡献,也标志着农学院长期积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该成果不仅是农学院“十四五”期间的突破性成就,更是学院及学科在百十年办学历程中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学院对科研创新的重视以及学校在各方面的持续指导与支持。自作物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以来,学院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坚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重大科研问题,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开展协同攻关,实现科研成果量质齐飞,科研创新能级持续跃升,学科实力与影响力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农学院将以建成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华农力量”。

相关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816-5


学院简介-
本科生培养-
师资队伍-
学生工作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