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举行升旗仪式暨2025届毕业生情怀教育活动

发布者:农学院发布时间:2025-05-19浏览次数:10

2025519日清晨,农学院于行政楼广场隆重举行“国旗映初心,青春担使命”主题升旗仪式农学院全体党委委员、辅导员、各年级学生代表、2025届毕业生参加活动,以庄严仪式凝聚奋进力量,激励毕业生勇担时代使命。



国旗飘扬,赓续红色血脉



7时整,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步伐护送国旗入场。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晨光中鲜红的旗帜与师生坚毅的目光交相辉映,展现出农学人“躬耕不辍”的精神风貌。随后,师生集体诵读卢永根院士爱国诗歌:《假如那么的一天到来哟》,以铿锵之声道出农学人扎根大地、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


青春誓言,彰显使命担当




在国旗下讲话环节,本届华农之星曾瑞儿、黎敏菲分别作为毕业研究生、毕业本科生代表发言。曾瑞儿结合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专项计划、扎根新疆棉田科技支农的经历,呼吁学子“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黎敏菲则以直博浙大的成长轨迹,分享“以创新突破农业‘卡脖子’难题”的科研志向。两位代表以“一篇篇论文、一项项专利、一次次支农实践”诠释了新时代农科学子的担当。

毕业赠福,诠释校友情深





学院党委委员为毕业生代表佩戴校徽,在他们毕业之际,送上最诚挚的祝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勉励同学们一日华农人,一生华农情。农业,是国家的根基,也是大家梦想的起点,愿每位毕业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青春的汗水在希望的田野上浇灌出最灿烂的果实。

书记寄语,擘画奋进蓝图



学院党委书记谢珊以《带着农学院的种子,去闯属于你们的一片天》为题,为毕业生擘画成长蓝图。她以农学人特有的种子哲学为脉络,从家国情怀、校院传承、人生淬炼三个维度展开殷殷嘱托。一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是农科学子的天然使命,在落实藏粮于技战略中彰显华农担当;二是母校情谊,她以试验田永续耕耘为喻,勉励毕业生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延续实验室灯光不熄的科研精神,常怀反哺之心助力学科发展;三是以校训精神凝练三重要求——如向日葵般坚定理想信念,似水稻深植沃土般扎根基层,像试验田永葆生机般锐意进取,期待学子将农学智慧播撒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天地。

初心如磐,共启时代新程



仪式尾声,全体师生高喊“强农兴农”宣言,拍摄“我与国旗同框”纪念合影。21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黎敏菲表示: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无数农业战线同仁的身影:实验室里彻夜攻关的老师、风雨无阻的农技推广员、扎根一线的基层选调生……我们虽岗位不同,却同怀“强农兴农”的初心。农学人的使命从来不是独善其身,而是用科技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感恩母校给予的平台与情怀,愿以毕生所学,让每一粒种子都承载起民族粮安的重量。

21农学丁颖班毕业生曾志锋表示:在五星红旗下,厚德、博学不仅是校训,更是农学人的精神烙印。选择在华农深耕,我以双手感知土壤温度,用脚步丈量田野。未来将以滚石上坡的韧劲,在作物抗逆研究中寻求突破。

21农学丁颖班毕业生李宁远说道:受曾瑞儿师姐顶天立地启发,农科学子既要扎根大地也要仰望星空。我将以交叉学科思维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如卢永根院士般坚守初心,在数据与田野的交织中寻找粮食安全的新路径。

农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全程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次升旗仪式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党建与学科融合创新实践。活动以传承学科文化为基础,抓住毕业前夕的契机,创新毕业思政教育模式,通过“仪式教育+榜样引领”,深化耕读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维系在一起,励志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学院简介-
本科生培养-
师资队伍-
学生工作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