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周年校庆“开放华农”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作物科普基地参观活动来啦!

发布者:农学院发布时间:2024-05-22浏览次数:105

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将联合“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岭南水稻种质资源基地库”于2024526日向公众开放,向广大公众普及野生稻及水稻相关作物科学知识,活动主题为“传承丁颖精神共筑农业强国梦”。

欢迎广大校友、农业科技人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新闻媒体等积极报名参观,共同庆祝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4526(周日)上午09:00-11:00

地点:华南农业大学启林北教学科研基地

二、主办单位

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协办:广东省岭南水稻种质资源基地库,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三、活动内容及日程安排

活动期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将向公众免费开放。活动期间,由刘向东教授讲解介绍野生稻和水稻的相关习性,以及稻种资源收集和保存的重要性,并安排互动问答等趣味活动。

场次安排如下:

场次

时间段

讲解专家

场次一

09:10—09:50

王少奎

场次二

10:10—10:50

刘向东

四、报名链接

https://v.wjx.cn/vm/hjYVjA7.aspx#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婧、吴锦文

联系电话:1371159320613802906370

名额有限,欢迎大家积极参加,感受作物科技的魅力!所有参观人员须提前报名。

六、讲解专家介绍

王少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农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立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社会需求,长期专注于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改良研究。利用团队(张桂权教授领衔)前期创制的水稻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SSSL)文库,挖掘并鉴评优异基因资源,并进行设计育种研究。围绕上述工作,陆续克隆了GW8GW7gl9GW10GL105个控制水稻粒形的基因,首次报道了转录因子在水稻粒形调控中的作用,并率先揭示了水稻粒形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团队成员还鉴定了一系列控制水稻垩白、饭粒延伸性、株头外露率等性状的QTL,为高产优质水稻设计改良奠定了材料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GeneticsPlant Cel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Crop JournalRice等学术期刊发表;申请和授权专利6件,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个;作为参与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3)、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


刘向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稻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课题组组长(PI),长期从事教书育人和农业科学研究相关工作。坚持一线教学,并不断开展教学改革,先后作为负责人使本校农学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重点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遗传学)。作为主持人,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平台项目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各1项,以及其他类项目10余项。目前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八届),曾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第四届)、广东省教学名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8,排名5)、省级科技奖3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多篇。


学院简介-
本科生培养-
师资队伍-
学生工作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