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农艺与种业学位点涵盖作物、园艺、草业和种业四个方向,密切契合我国农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学位点依托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所依托的农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学、园艺学为省一级学科攀峰重点学科、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其中,作物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参加)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1项。
本学位点现有在校生498人。2021年招收研究生195人,毕业146人,其中升学36人、企业就业90人。现有专任教师165人,其中研究生导师145人,导师队伍中108人具有高级职称。导师队伍结构合理,生师比为3.43:1,能够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建立“导师-辅导员-学生党员”联动式思政工作体系,注重导师思政素质的提升和引领作用。2021年,王少奎同志被广东省教育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个教工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党支部;获评校级“我最喜欢的研究生导师”1人;获聘为校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研究员多名。
2、传承与弘扬丁颖精神、卢永根爱国奉献精神,组织新生参观“卢永根办公旧址”,组建了研究生宣讲团,引导学生知农、爱农、学农,打造了暑期三下乡等品牌活动。
3、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方位培养模式。
4、日常管理服务规范化。建章立制,倡导师生遵章守纪,合情、合理、合规地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工作。
二、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与执行情况
1、按照“校地合作、工学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努力提升研究生教学水平。自筹经费15万元,资助建设3门研究生精品课程。
3、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修订了《农学院研究生导师岗位聘任实施细则》。新聘或续聘专硕导师28人,校外二导42人。
4、实施校内校外导师联合培养,校内固基础,校外培能力;打造“农学大讲堂”等学术品牌,邀请国内外专家线上开展报告会,鼓励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学术会议。特别是在开展作物学科前沿学术活动月期间,共邀请了29位海内外著名专家做学术报告,研究生累计观看学术报告超3000人次。
5、研究生奖助情况:研究生奖助学金覆盖率达100%。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根据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定期修订培养方案,丰富课程内涵;实施社会实践平台拓展工程,建设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认同感。
2、引培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2021年度,引进高端人才1人、拔尖-突出人才2人、突出人才3人、突出-青年才俊1人、青年才俊4人,新进优秀博士2人。
3、通过农村特派员、三下乡等活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4、打造“农学大讲堂”等学术品牌,邀请国内外专家线上开展报告会,鼓励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学术会议。特别是在开展作物学科前沿学术活动月期间,共邀请了29位海内外著名专家做学术报告,研究生累计观看学术报告超3000人次。
5、积极推动学生创新创业,2021年,研究生创业团队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赛金奖。
四、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党建引领还不够充分。
2、课程更新不及时,全英课程数量不足。
3、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未能发挥实质效用。
4、个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未能充分与生产实际结合。
五、改进措施
1、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省级“三型”党支部、样板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带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改进课程设置,滚动更新课程,开设全英课程,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
3、强化校企合作,建设一批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全方位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4、以问题为导向,教研结合,全方面培养研究生解决解决农艺与种业领域生产和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