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书记信箱

English Version

瞻仰先贤感师恩 传承精神担使命——我院作物学博士生永根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农学院发布时间:2022-09-09浏览次数:172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6日上午,恰逢我国第3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院作物学博士生永根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和2022级全体博士生,开展“思慕先贤感师恩,传承精神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瞻仰丁颖、卢永根及黄耀祥院士雕像,思慕学科前辈,传承学科文化,勇担时代使命。



在三位院士的雕像前,支部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手持金穗庄重肃立,瞻仰院士雕像,鞠躬致敬。主持人带领大家重温三位院士的生平事迹,引导和鼓励同志们传承和发扬学科文化,认真学习丁颖精神、卢永根先进事迹,学农爱农,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丁颖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他出生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目睹清王朝的腐败和列强的欺凌、农民生活的艰辛,因此他立志学农,矢志不渝。他以科学家的敏锐,大胆地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1936年,丁颖用栽培稻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培育出“千粒穗”植株,轰动了东亚稻作界。在丁颖去世后,周恩来总理在亲自签阅的悼词中,称赞丁颖是“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段话是对卢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黄耀祥院士于1959年育成了第一个人工杂交矮秆良种水稻:同时兼具高产量和抗倒伏优点的“广场矮”。“广场矮”的育成是水稻杂交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解决的水稻倒伏减产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黄耀祥也因此赢得了“中国大陆半矮秆水稻之父”的美名。

我院党委书记秦亮生在总结中勉励全体博士生要传承优良作风,向三位院士学习,做到一生爱国、终身爱农、淡泊名利。新时代下,伟大的祖国正以崭新的大国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以高质量的发展书写着伟大的中国梦,每位博士生都要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学农爱农,强农兴农。


秦亮生书记勉励大家传承弘扬院士精神


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同志们对三位院士的生平事迹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丁颖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做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也希望自己能起到接力棒的作用,把院士精神传递下去。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邮政编码:510642

电话:(+86)020-85280203        传真:(+86)020-85280203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